当前位置: 首页微视频 视频|【强农兴村】蕲春:“粮”策铺实发展“稻”路

视频|【强农兴村】蕲春:“粮”策铺实发展“稻”路

作者: 发布:2025-05-18 17:29:10 [] 浏览3439次 点击分享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祥 报道)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藏粮于种,方能端牢饭碗。近年来,蕲春再生稻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年增粮超一亿斤。通过品种优选、技术革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藏粮于种”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蕲春县赤东镇酒铺村的再生稻种植基地里,2300亩再生稻试验基地迎来管护关键期,华中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正查看再生稻秧苗的长势。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生 廖明桐:这个田已经是到7到10天这样子了,然后能观察到它已经开始分裂了,我们根据它现在这个时期要给它施一个分裂肥,能够保证它后面能够正常的生长。

从2013年开始,华中农业大学院士团队就在酒铺村再生稻种植基地就再生稻选种、高产高效进行科研。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周常再已在蕲春扎根四年,通过精准调控水肥、密度,探索再生稻高产密码。研究团队发现,再生稻的“再生力”与稻桩养分息息相关,通过精准调控倒三节叶片和稻桩养分,可提升再生季产量。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 周常再:主要是这个倒三节位的一个剪叶对它再生稻的一个产量影响是最显著的,倒三节的一个剪叶对这个产量的一个贡献的话在15%左右。

一粒良种,万担粮仓。蕲春农业技术促进中心连续20余年开展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每年从国内引进超百个品种,通过长期田间试验,选育好种推广,再生季产量波动控制在5%以内,让“靠天吃饭”变成“稳产增收”。

蕲春县农业技术促进中心种植业发展股负责人 钱太平:观察这些品种的产量、米质抗倒性、抗病性,还有它的再生能力等。把这些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把这些好的品种在推广给蕲春县种植大户。

科技赋能让再生稻成为“致富稻”。面对育秧产能瓶颈,蕲春创新推出“秧盘暗化+大田寄养”技术,使育秧效率提升3倍。今年更在全省首创水稻机抛秧示范,通过带土移栽、快速返青等技术,让插秧效率翻番。

蕲春县九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范成美:专产增长了30%-40%,头季收入产量在1700斤左右,二季再生(稻)亩产在七百八九,两季可以在总产量上有2500-2600斤亩收入。我家种了七八十亩地,年收入在20万左右。

如今,蕲春再生稻种植热情高涨,涌现了大批再生稻种植大户,最大规模达1000多亩。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超20万亩,每年增加粮食产量一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继续阅读相关文章
  • 蕲春开展“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
    蕲春开展“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查章维报道)今年6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档案日,活动主题为“请听档案说”。当天,县档案局、县档案馆联合开展“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李时珍医史文献专题书...

  • 【2025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节侧记】“链”向世界——节会效应下的蕲春品牌跃升
    【2025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节侧记】“链”向...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叶鑫报道)从大别山麓到世界舞台,一株艾草正书写着中国品牌的全球化传奇。2025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节上,蕲春用实力证明:传统中医药不仅能守正创新,更能链动全球大...

  • 【应急安全365】河西新区防洪指挥部科学部署防汛备汛
    【应急安全365】河西新区防洪指挥部科学...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玉亨 报道) 汛期已至,河西新区防洪指挥部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底线思维,科学调整指挥部组成人员和防守责任单位,全面压实工作责任,...

  • 【聚焦2025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节】蕲春籍专家义诊活动启动
    【聚焦2025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节】蕲春籍专...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叶鑫报道) 本草连桑梓,仁心济苍生。5月27日,蕲春籍专家义诊活动启动仪式在县人民医院举行。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

  • 视频|【聚焦2025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节】涉艾企业用工保障暨 “民营企业服务月” 直播招聘
    视频|【聚焦2025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节】涉...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鑫 报道) 5月26日,在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节涉艾企业用工保障暨“民营企业服务月”直播招聘会现场,艾灸技能展示区人头攒动,专业艾灸师正以娴熟的手法为市民进行...

  • 蕲春发布
  • 传奇
  • 蕲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