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九棵松村坚持党建引领、科学规划,通过加强组织力、自治力、服务力“三力”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治理根基,提升“一线”治理效能。
党建强基,组织引领在一线
九棵松党委在实践中探索出“党委+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治理体系,推动181名党员通过“亮出微身份,认领小网格”方式参与村庄治理,不断提升网格支部的组织力。同时,实行“网格+清单”管理模式,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利用“红星之家”和钉钉平台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形成“线上+线下”多元化管理模式,并通过党员分类、设岗定责提升党员素质,促进党员发挥作用。
强化村“两委”班子成员引领作用。通过“季度学习、半年考评”,组织村“两委”干部每季度赴外地考察学习治理经验;每半年就学习成果运用情况听取群众评价,选树出三名村民满意的优秀村干部对7名后备干部进行“传帮带”。
“自治”固本,党群共治在一线
民事民提,民事民议。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设立“村民说室”议事平台,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议事协商会、“党委”联席会,梳理村民意见建议,妥善解决共同缔造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治理难题,截至目前,共梳理治理难题9项,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6条。探索出三个基本原则,即重大事项村民定、村庄发展村民管、治理成效村民评,通过实行村民自治,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多元共治化纠纷。依托“村综治中心”,创新“网格+综治”多元共治新模式,组建集人大代表、法律顾问、片区辅警、乡贤能人、志愿者等一系列调解纠纷力量,形成优势互补、专群结合、融合发力的多元共治大格局,让村综治中心成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终点站”。今年以来,共开展服务61次,有效化解群众纠纷11起,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积分赋能促善治。依托“爱心超市”,将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文明之举转化为积分和奖品,村网格员按照“一人一档、一事一录、量化积分、动态管理”原则,在积分制管理台账上进行登记,按月结算,并将积分作为评定“五星级文明户”的重要依据,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数字提能,服务下沉在一线
依托党员政治生活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党建阵地,激活村干、党员志愿者、五老乡贤等183人组成志愿服务队参与乡村治理,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实现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式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志愿服务队共开展活动24次,群众幸福感不断攀升。
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服务下延,组建包括村医、村干、网格员在内的医疗保障队伍,对村内重点人群开展上门体检、诊疗。同时,对接县、镇两级卫生院,通过远程门诊实现专家名医“下沉”到村。成立帮办代办服务队伍,实现医保、社保缴费、异地就医转诊、社保卡申请等263类民生领域重点事项“网上办理”。
创新开展“一周一事”行动,规定每名村干每周至少听取一次村民反馈问题、为村民办一件实事,今年以来累计办理民生实事96件,及时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